体育训练科普网站
投稿

再养一遍娃,总要有点进步,体能训练进步方法

作者:网络投稿 · 发布时间:2023-02-18 15:02:36 信息来源:网络投稿 5

再养一遍娃,总要有点进步,体能训练进步方法原文标题:再养一遍娃,总要有点进步,体能训练进步方法


有人说二胎家庭的主要模式是“老大照书养、老二当猪养”。我倒觉得并不尽然。大多数情况下,养育第二个孩子的过程的确会更淡定,那是因为很多事情已经有了经验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养育老二的过程中家长是无作为的。

作为一名二胎家长,我能感受到自己在养育老二过程中的进步,主要体现在弥补养老大时的遗憾和疏漏之处。

应朋友要求,我对其中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几点做一个整理。

识字读书趁早,“大砖头”更好

弟弟胖贝识字要比哥哥胖宝早得多,到中班下,已经可以比较从容地读部分中篇(比如罗尔德达尔的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》、《小乌龟是如何长大的》),有时也能尝试一些无图版的儿童文学作品(比如《窗边的小豆豆》),甚至是儿童版的《上下五千年》。

实话实说,能读这个难度的书是超过我预期的。我原来的想法是,家里有2个孩子,能留给弟弟陪他读书的时间相对有限的,就特别希望能早一点帮弟弟掌握识字技能,不用爸爸妈妈陪着自己就能读绘本。

再后来我发现,我低估了早识字、早读书的好处——它给胖贝带来的,是打开美丽新世界的大门。

他什么都读,最近刚刚读完的是浪花朵朵出的《亚瑟王和圆桌骑士》,家里那几本不那么有趣的成语故事、唐诗解析也不嫌弃,就连讲拼音的教学书都愿意自己读,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非常强的“我自己来”的意识。

因为读的多,他的阅读速度也练出来了。PS,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,因为随着学业压力和作业量的增多,中高年级小学生留给闲书的时间会比较有限。

还因为读的多,他完全不觉得读“大砖头”的书是难读的。其实篇幅较长的书对于孩子的专注度是有要求的。我见过不少一二年级的孩子不爱读中篇或长篇小说,有些就是持续专注能力没跟上

对识字感兴趣的可以戳这里:

实现独立阅读前的梯子,不只是识字

学科的基本功很重要

“最近发现:认得字不等于会写,爱看书阅读自由不等于阅读理解能做不错,喜爱数学自己能主动学超前学不等于计算能力过关。”

这是近期一位朋友发给我的微信。我当时给他的回复是,我比你稍微早一点体会到这些问题。

之前养胖宝,在学科学习这块我是比较注重广度和深度,却恰恰忽略了一些基本功。

何谓基本功?比如运算之于数学、书写之于语文。

运算不难,但会算与算得又快又好之间,隔着千山万水,需要通过持续练习来抵达彼岸。另外,算得多,还会让孩子以自己发现的方式(而不是家长引导)发现数与数之间的一些规律。

书写也一样,不仅是会记住笔画顺序写字,还有运笔的感觉、观察田字格中偏旁和笔画的位置、基于观察的模仿,这些都是自己以前忽略的基本功。

运动这件事,选家门口的就好

如果你和我一样,对于运动的规划只是强身健体,那么运动机构选择的第一条要义,我建议是“近”。

什么叫近,我的答案是——步行可达

老大胖宝参加的第一节运动课是橄榄球,那时候我还比较年轻,觉得这个运动有趣、课程设置饱满(不仅练体适能、还练反应速度、团队配合)、外教 中教的带班模式且高师生比。于是每个周末,我和队友在课前30分钟就要开着小车送他到3公里外的球场(因为先得找停车位);2小时运动结束之后,再开车赶回家。

从出门到回家,每次至少要花3小时,而且有时候车位不太好找,我和队友两个人都得跟着去,一旦出现近处一时半会找不到车位,就一个大人先带着孩子下车,然后另一个大人停好车再来球场。

再后来球场搬到了5公里外的地方,加上弟弟胖贝也出生了,我们觉得这种疲于奔波的感觉太糟糕了,正好此时楼下直线距离不到200米的地方搭起了一个简单的篮球场(其实就圈了块地搭了个棚盖了个顶)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就报名了。

若论师生比和球场条件,篮球课是远不如的(一个老师带10个学生上课是常态),但是价格实惠(每小时的课时费不足橄榄球的60%)。更重要的是,距离近的香,越品越有味。

因为近,开课前10分钟出门也妥妥的。大热天打完比赛,孩子一路小跑5分钟不到就能回家洗澡;不像过去,总担心回家路上车上开的空调会不会让孩子回汗着凉。

因为近,他开始上课后,我和队友就能自己回家,自己运动也好、看书也行、刷剧也行,时间还是自己的,完全不耽误自己的事情。

更因为近和不费事,假期有空就能多上几节。多上课的好处是小朋友打得还不错(可以代表网点去和别的网点球队打比赛),就特别愿意去上课、去外面动一动。

于是,等到弟弟到了可以选运动课的时候,我直接带他去了篮球场,从小小班一直练到现在,都不用等周末,每天4:30-5:30正好有他这个年龄段的课时,幼儿园下课老人带着去正好,反而把周末的大片时间都留给了自己。

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要做的事情很多,自己好像是救火队员,来不及细想又要行动。但我现在会努力留一点时间琢磨。养孩子是由很多细碎动作组成的大工程,但思考、改进更因为作为家长的常态动作长期存在。

这样,可能既不太折腾自己,也少折腾孩子。

和胖宝妈及朋友们一起打怪

金融女民工,家有二男宝

自鸡与鸡娃,一直都在线

标签:体能训练进步方法   健康   体育   运动   有氧运动   健身(www.lstx8.com)